无人机是未来网络环境下一种数据驱动的空中移动智能体,而无人机遥感则是无人机应用最重要的引领性产业。中国无人机遥感的发展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近日,中国科学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主任廖小罕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空间信息集成与3S工程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晏磊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在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发表综述文章《中国无人机遥感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综述》,介绍了中国无人机遥感在本世纪“十五”到“十三五”所获得的有代表性意义成果,以及代表未来方向的多种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最新进展。
文章首先以国内外无人机遥感发展现状为背景,重点概述了中国无人机遥感21世纪以来所获得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支持与推动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无人机遥感定标场,航空航天定标场的建立以及应用验证,包括无人机遥感系统的载荷与系统技术发展;然后,进一步阐述了以遥感定标场、地物参量引导载荷性能、系统模型为代表的中国无人机遥感的相关技术跨越;接着,概略介绍了无人机遥感在国防反恐安全以及跨国应急救援,国土测绘与海洋岛礁测绘应用,地质灾害应用以及国家应急救援等领域的产业应用;最后,介绍了中国在无人航空遥感领域展开的跨越性的工作,包括组网智能控制、精度和实时性度量基础、载荷平台自组织冗余容错、遥感大数据云处理技术和无人机遥感组网实用化等内容。未来无人机遥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具备迅捷信息获取能力的无人航空器组网观测系统,实现无人航空器组网技术由项目层面跨越到遥感领域,同时也为中国成为世界遥感强国的国家战略跨越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