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共青城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无人机遥感应用科技创新基地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20-07-19 浏览: 0
7月1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共青城市人民政府签订框架协议,三方将在共青城市共建无人机遥感应用科技创新基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无人机应用与管控...

     7月1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共青城市人民政府签订框架协议,三方将在共青城市共建无人机遥感应用科技创新基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主任、项目总负责人廖小罕,省水利厅一级巡视员纪伟涛,九江市政协副主席、共青城市委书记王丰鹏共同为“中国科学院无人机综合验证基地”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鄱阳湖无人机组网监测应用示范基地”揭牌。九江市政协副主席严平,共青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卢治轩,共青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祖荣等出席签约仪式。
  受王丰鹏委托,卢治轩首先致辞。他说,无人机遥感应用科技创新基地项目的落户,与我市“科教立市、双创兴城”战略定位不谋而合,带来的不仅仅是项目和投资,更重要的是为我市引进了一批学术精英和高端人才,搭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字号”优质平台。共青城市将全力做好跟踪对接服务,推动项目落实落地。
  纪伟涛说,无人机遥感应用科技创新基地为我省科学系统研究鄱阳湖流域重大水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三方要以此为契机,开展更加深入广泛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各自平台优势,实现平台开放、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为江西省鄱阳湖流域绿色崛起、水安全保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廖小罕表示,共青城是一座充满青春活动的城市,此次来共青城市开展科研合作,等同于我们把论文写在了实践中、写在了大地上,我们将毫无保留地和江西省有关部门一起开展科学研究。无人机遥感应用对将来智慧水利等工作有着重大帮助,我们将多思考、多为江西省大湖检测体系建设贡献我们应有力量。
  根据框架协议,三方将以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为平台,共建“中国科学院无人机综合验证基地”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频次迅捷无人航空器区域组网遥感观测技术鄱阳湖无人机组网监测应用示范基地”,纳入全国无人机应用网络体系。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将依托基地开展鄱阳湖流域防灾减灾、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的科学研究,推动鄱阳湖遥感综合监测体系构建;结合共青科教城资源和高新区产业,支持与共青城区域内高校开展人才定向培养和学科建设,与优质高新企业开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合作,与风投基金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打造产学研联盟;结合地方济发和社会服务需求,多领域开展示范应用验证,吸引社会资金和产业资金共同进行产业孵化、培育。

无人机遥感应用科技创新基地项目签约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