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无人机数据信息平台
一、产品整体介绍
全国无人机数据信息平台,是依据《无人机遥感数据编目》团体标准建设的统一规范的海量无人机高分辨数据目录管理平台,旨在促进无人机大数据信息的汇聚、共享和应用。平台主体采用B/S架构,基于无人机遥感目录数据元数据结构,综合多类数据服务,为无人机遥感数据目录数据综合管理提供支撑,公众用户可以通过https://www.gxdata.com.cn网址查询浏览全国无人机遥感数据信息;企业用户在注册之后可实现数据录入管理、个性化数据可视分析、多维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数据处理流程如下:
二、产品体系
全国无人机数据信息平台产品体系包括以下五方面:
1.用户端开放网站
2.企业端大数据管理系统
3.平台端大数据运营系统
4.平台开放接口服务
5.桌面端数据转换软件
三、项目架构
1.数据存储层
数据存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REDIS:用于程序性能优化,用户会话信息保存等
2) 阿里云RDS;用于系统业务数据存储、备份等
3) CDN:用于前端静态资源托管及分发
4) OSS:用于部分静态资源的在线存储及访问
2.微服务层
微服务层通过业务拆分,为系统提供高可用、高可靠、可动态扩展的基础信息服务,为包括浏览器、客户端形态的各种业务应用的开发提供支撑。
3.业务模块层
由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构成,是系统的具体业务逻辑的集合。
4.Open API
API网关层,为应用访问微服务提供Oauth 2.0认证。
5.展示层
负责调用服务接口,实现前端页面展示和用户交互功能。
四、产品研发内容
1.用户端开放网站
全国无人机数据信息平台用户端开放网站实现了以下功能:
1) 支持无人机遥感目录数据属性查询、地图查询,结果可视化展示等
2) 支持查看无人机遥感目录数据的多维度统计报表,包括数据全国各省市覆盖统计、载荷类型统计、空间尺度统计、航摄高度统计等
3) 支持用户查看以及发布典型应用案例
4) 提供行业咨询以及相关行业资源下载等功能
5) 支持用户对企业上架的无人机遥感目录数据下采购订单,以及采购订单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6) 支持用户发布或者承接各类信息需求,包括并不限于人力、设备、数据等
2.企业端大数据管理系统(https://ent.gxdata.com.cn/)
全国无人机数据信息平台企业端大数据管理系统支持以下功能:
1) 提供了无人机遥感目录数据录入功能,支持单条数据录入,以及批量录入(支持csv、excel等格式)
2) 提供了数据管理功能,企业用户可以在企业端实现企业数据的快速查询、管理维护等功能
3) 企业用户通过“数据发布”功能快速实现数据共享到公众端,供所有用户查看
4) 企业用户通过“数据上架”功能实现数据交易功能,同时支持在企业端管理销售订单
5) 提供了企业无人机遥感目录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数据全国各省市覆盖统计、载荷类型统计、空间尺度统计、航摄高度统计等
3.平台端大数据运营系统(https://platform.gxdata.com.cn/)
全国无人机数据信息平台平台端大数据运营系统支持以下功能:
1) 管理企业用户
2) 审核功能,包括企业发布的数据、企业上架的数据、用户发布的需求等
3) 公众端用户管理及用户发起的采购订单管理
4) 新闻资讯管理:包括新闻、通知公告、行业动态、视频新闻、行业资源下载等
5) 典型案例管理:管理维护典型案例,包括审核用户提交的典型案例等
6) 实名认证管理:包括公众端用户实名认证、企业账号的实名认证等
4.平台开放接口服务
全国无人机数据信息平台设计数据共享协议,实现无人机遥感目录数据共享服务。支持以下接口服务:
1) 第三方应用统一授权协议
2) 公众用户注册协议
3) 获取公众用户详情协议
4) 更新企业用户信息协议
5) 航摄目录数据录入协议
6) 批量上传航摄目录数据协议
7) 获取航摄目录数据详情协议
8) 删除航摄目录数据协议
9) 更新航摄目录数据协议
10) 上传并更新航摄目录数据关联文件协议
五、产品性能
1.数据精确度
本系统输入输出与精度相关的数据类型主要有时间日期型、double型、float型和整形,它们对精度的要求分别如下:
时间日期型数据,需要精确到秒。
Double型数据,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
Float型数据,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整形数据,需要精确到个位数。
2.时间特性
支持用户并发业务数据的精准查询时间<1 秒;
支持用户并发业务数据的模糊查询时间<3 秒;
统计分析数据输出时间<5秒;
平台能满足不低于 100 人的并发访问;
系统满足7×24小时的不间断运行,长时间运行,整体执行效率不降低。
3.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数据量,动态调整数据管理的技术路线,以具备管理此级别数据量的能力,同时满足系统性能设计的要求。
4.故障处理要求
影响业务操作的软件单次故障,修复时间小于2小时;
单次系统网络与设备故障修复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5.运行环境
1)硬件环境
2)软件环境